客戶端
舉報
跟帖評論自律承諾
首頁 ?? 內江本地

多元化發(fā)展!內江這里的村民腰包鼓起來

時間:2022-04-01 15:00:03 來源:內江廣播電視臺


內江市市中區(qū)凌家鎮(zhèn)牛口橋村通過基礎設施建設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就近就業(yè)等方式,積極探索多元化村集體經濟發(fā)展方式,不斷壯大集體經濟,促進農民增收,激發(fā)鄉(xiāng)村振興活力。


微信圖片_20220401145459.png


走進牛口橋村,干凈的馬路、漂亮的民房、大片的柑橘林,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(tài)新農村秀美畫卷。在柑橘產業(yè)園里,工人們正在除草,已脫貧戶趙炳英是其中之一。她告訴記者,過去都是靠天吃飯,即便豐收之年也只有不到2000元的收入。直到2017年該村引進種植專合社之后,情況有了變化。村集體流轉村民土地200畝與專合社發(fā)展柑橘種植,趙炳英把家里的土地全部流轉給了專合社,夫妻倆也進入園區(qū)打工,日子越過越紅火。


微信圖片_20220401145512.png


像趙炳英一樣常年在這里務工的有80余人。據了解,曾經的牛口橋村是省級貧困村,由于地理位置偏僻,交通水利基礎設施落后,導致村里沒有固定產業(yè),經濟發(fā)展緩慢。村兩委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,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,為發(fā)展產業(yè)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隨后,村兩委多方奔走,積極探索多元化村集體經濟發(fā)展方式,推動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。


微信圖片_20220401145508.png


通過幾年的發(fā)展,當地已建成柑橘產業(yè)園600余畝、獼猴桃種植基地50畝、青花椒種植區(qū)120畝、特色水產養(yǎng)殖60畝,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9萬元,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.9萬元。如今的牛口橋村告別了貧困的過去,村容村貌變“美”了,村民腰包“鼓”了,村內風氣變“雅”了,正以踏實的腳步,迎接幸福的未來。


微信圖片_20200803163437.jpg


記者:林藝
編輯:畢凱旋
責編:劉桂蓮
審核:郭揚
評論
川預審P4FD-R04F-062D-80J0號 | 網絡視聽許可證2306165號 |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51120210005號 | 川新備 06-090011 | 蜀ICP備08002296號 | 川公網安備 51100202000151號
@ 2005 - 2022 www.snttko.cn     關于我們 用戶協(xié)議 隱私政策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    涉本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:鏈接 | 電話 0832-2119960 | 郵箱 sc-njtv@qq.com